道家飲食十功德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2024-12-31十功德 1、愛護生命、茹素為德; 2、遠離五葷、清淡為德; 3、珍惜食物、節約為德; 4、回避煙酒、清靜為德; 5、供養十方、感恩為德; 6、用心烹飪、歡喜為德; 7、不思挑揀、隨緣為德; 8、飲食適度、不貪為德; 9、日進三餐、無語......
十功德 1、愛護生命、茹素為德; 2、遠離五葷、清淡為德; 3、珍惜食物、節約為德; 4、回避煙酒、清靜為德; 5、供養十方、感恩為德; 6、用心烹飪、歡喜為德; 7、不思挑揀、隨緣為德; 8、飲食適度、不貪為德; 9、日進三餐、無語......
古有甘露不润无根之草,道不渡无缘人之说,说到我们道家讲求的缘分,有诸多方面,由以承付说为本。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。承负者,前辈后辈相承负也,即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;前人惹祸,后人遭殃;前辈行善,今人得福;今人行......
士人崇道、谈玄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,老庄思想成为上层知识分子行为的理论基石,而书法则成为他们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,道家思想促成了书法理论的嬗变,并影响到书法艺术风格的转变。 魏晋南北朝时期,儒释道三家开始碰撞融合,并逐步影响到社会传......
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,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,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。可以说,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之道、实行之道。道家和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要点,这就是合道顺道、自然无为、多样统一及超越对立。道家正是通过这四个要点......
来源:三九养生网作者:佚名时间:2014-06-23 繁體中文版手机访问道教之音 现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眼疾的困扰。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,但眼睛一旦出现问题,将会给患者的身心戛纳看那个造成巨大的影响,在道教养生中指出,养睛明目保健法......
“嘻嘘呵呼呬(si)吹(fu)”六字诀养生法,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,为吐纳法。它的最大特点是:强化内部的组织机能,通过呼吸导引,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,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。 这六个......
道教认为,日常生活中,时时处处皆可悟道。在道门中,无论是集体的宗教生活,还是日常生活,抑或是动功静功、业余休闲等,无不依经而行,遵道而为,处处体现着道教重生贵生、度己度人的教义思想。 一、诵持功课,度己度人 《功课经》是道士每......
道教自古便有以医传道的传统,以此为宗旨,自创教伊始,便一直以“以医传道、借医弘道”的传教方式不断发展壮大,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教派之一。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,其教义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。道教拥有“重人贵生”的思想,主......
随着神魔小说的不断演绎,其他相关宗教的宣传,在很多人眼中的魔应该和对立无恶不作。很多人在诵持道教经典时,将道经中的“魔”下意识与其他宗教和神魔小说演绎的划等号。甚至,有的道友在互相祝愿“修真有份”、“进道无魔”时,也将魔给曲解了。那么......
“大起尘劳,耕道合修”乃道门的历史传统。稽考道教历史,历史上耕道合修的道门高真比比皆是,层出不穷,尘劳修业已成为一种修道证道、济世利物的道门风范,蔓延不绝,生生不息。时至今日,龙门洞的道众一直保留着这种尘劳修行的生活以及祖师的余音。 ......
财神崇拜在中国民间古已有之。在大大小小的各种财神中,以文武财神较为常见。武财神通常指赵公明、关羽,文财神则为比干、范蠡和李诡祖。其中又以武财神赵公明最为人们所熟知。武财神的执守是追讨世人欠债不还,以伸正义,主持世人财富公正。 赵公......
食疗能“百病皆除” 中医讲五谷为养,蔬果为助,也就是说主要是靠五谷来维持,蔬菜水果是辅助五谷杂粮的。中医养生分内养和外养,内养养的是精、气、神,外养就是皮肉、筋骨。中医特别注重的是内养,而现在所谓的养生专家,讲的都是外养,比如怎么吃,......
在道教经典中,三清教主随方设教,为堕入血湖的亡魂说经演忏、传科布道,八万四千诸狱,为何如此看重血湖地狱?道教在做黄箓道场,一般都会专设血湖经忏。“仙道贵生,无量度人”,是道教的重要教义,道教究竟如何救拔血湖地狱众生的呢?相传血湖地狱是......
和很多雷将一样,朱元帅在道教雷法信仰中也有好几位。比较常见的有碧落玄梵太育明神五雷帝君朱元帅讳清(戴天丁冠,天男相,金甲,朱衣,朱履,执节,乘玉龙),太乙月孛流光冲元符使朱元帅讳兴(金兜鉴,面碧,三目,金甲,朱衣,红履,执戟)以及火犀......
唐代大医家孙思邈,他的寿年在人们的考证争论中有101岁、121岁,但在干祖望教授撰著《孙思邈评传》一书中,考证为孙思邈享年141岁,不管哪个年龄是真实的,他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龄长寿者。 孙氏一生忙于医道,活跃于临床,救治活人不计其数......